安徽马鞍山:“红领智守”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发布时间:2022-07-01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阅读:713   


 作者:安徽省边检总站马鞍山边检站 张浩
近年来,安徽边检总站马鞍山边检站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移民管理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脉搏,扎实创建“红领智守”党建品牌。“红领”即“红色(党建)引领”,有“红色思想引领”“红色组织引领”“红色党员引领”三层内涵;“智守”即“运用才智守卫国门”,“红领智守”寓意党建引领创新创优,确保国门口岸安全无虞、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铸魂育人,打造队伍建设“新引擎”。
一是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子。首创区分层次、创新形式和学用结合 “三步走”做法,搭建“优享”“实境”“阵地”“群众”四个课堂,组织“打卡”小岗村、薛家洼、汉马科技等红色“地标”、科创企业,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及烈士亲属,邀请英模典型来站分享交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率先开展“政治体检”,通过教育检视、体检诊断、整改提升帮助党员探寻“初心”、找准“病症”、强化“忠心”。二是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上级部署,出台站《人才建设三年规划》,通过“增加‘机会’,搭建平台育人”“完善‘机制’,拓宽渠道选人”“要素‘激励’,严格标准用人”“动态‘激活’,宽严相济管人”,创新构建人才培养“4J”体系。三是厚植工匠警营新沃土。围绕边检主业大力涵养“工匠精神”,牵头成立总站“智创工作室”,通过召开“金点子”集思会、专利建设研讨会等手段整理创新思路、探索创新路径,鼓励全体民警比创意、比创新、比创造,深化与驻地科创团队等合作机制,推动创意想法落地生根。
党建聚合、共治共享,搭建联创联建“新平台”。
一是建立党建研究新机制。吸纳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宝武马钢集团营销中心等7家驻地单位构建”国门党建”联合研究机制,从载体搭建、理论宣讲、课题研究、宣传推介等角度共同探索“互学、互促、共通、共享”党建工作新模式。二是打造口岸共建新载体。与马鞍山海关、海事等联检单位建立口岸基层党组织组织联创、教育联抓、文化联育、队伍联建、安全联保、服务联动“六联”载体,推动口岸单位攥指成拳、汇聚合力。三是挖掘为民办事新内涵。提炼主题教育“三听三问”特色品牌做法,即“听听‘服务对象怎么说、基层民警怎么说、地方政府怎么说’;发出‘初心之问、求实之问、履职之问’”。派出党员突击队600余人次参加驻地疫情防控、长江抗洪、文明创建、爱心献血等志愿活动。
党建赋能、主业主抓,锚定智守国门“新路径”。
一是探索“党建+管控”新模式。牢树“管理优先”理念,探索构建“口岸巡查+电子监管+企业协管+船方自管+情报预警”口岸监管新模式,运用人脸智能分析管控系统实现口岸人员车辆精准管控,将党小组与执勤编组相结合,总结小单元技战法,抽调党员骨干探索建立大数据研判中心,推动智慧警务见实效。二是探寻“党建+治理”新办法。大力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以省内首家口岸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为载体,为国际船员、码头工人等提供涉外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涉外法律服务。将当事人违反边检法律法规行为纳入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和公安机关违法人员信息库,将移民管理法律法规纳入驻地“江淮普法”和“八五”普法项目范围,着力提升边检机关执法威慑力影响力。三是拓宽“党建+服务”新外延。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多方走访联检单位主动对接涉外企业调研外贸进出口现状需求,合力推动江海直航业务发展。牵头成立省内首家移民事务服务站,为出入境人员提供边检行政许可办理、江海直航出入境业务咨询等“一站式、全时段”便民服务。
自品牌创建以来,该站以党建凝聚人心,党史学习教育“三步走”经验被共产党员网首页推广,主题教育制度“三听三问”做法被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政治体检”“实境课堂”等9项创新成果先后被上级机关、驻地肯定;以党建引领主业,《促进全省江海直航出入境业务发展具体措施的建议》被纳入安徽省人大督办事项,累计为800余人次提供移民事务服务、为10余万人次提供志愿服务,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以党建带动队建,6个集体、70余人次被授予安徽省“抗击疫情先进集体”“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标兵”等荣誉表彰,8项成果获批国家专利,创新创优之花绽放在皖东国门。

上一篇:首届佛山市发明专利价值度榜单公布

下一篇:《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 - 2023 主办:佛山市知识产权协会 粤ICP备13088333号